科石观点

“关键人才”,还有哪些是你所不知道的


柳传志有一个著名的管理三要素——搭班子、定战略、带队伍,企业界几乎尽人皆知,但“搭班子”为什么要排在“定战略”之前呢?

在一般的逻辑之中,“定战略”似乎应该摆在“搭班子”之前,因为应该先有事,先有战略目标,才能找人去做、才能朝目标迈进。我们有相当多的企业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来做的,而且也做的非常好。在之前,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当中,最重要的也是战略管理。对于咨询公司而言,最顶端的也是战略管理咨询。

最近几年我们突然发现战略管理越来越难以被咨询,这背后的原因是商业环境的变化。传统意义上,战略决定结构,结构跟随战略是当然的逻辑,但这种逻辑主要适用于稳态经济下的大企业的战略选择。在当下突变的、非连续的环境下,机会窗口往往一闪而过,此时企业要想抢占先机,有所作为,常常没有充分准备的时间,没法儿瞄准了再开枪,而是大概估摸个方向,先开枪再瞄准,在运动战中调整姿态。

这时候,人力资源管理最需要的不是匹配思维,而是创造思维。因为战略是事先未知或者模糊的,一切都在快速变化,而相对稳定的战略和组织,根本无法及时做出反应。只有人,才可能根据前线的炮声和战火,即时判断、快速反应。无论进攻还是防卫,人才再次成为了首要的依靠和指望。只有人,才能回应巨大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。

因此,人力资源管理回归到了“人本位”的人才管理,围绕着“关键人才”,衍伸出关键人才的鉴别、选拔与培养,绩效与中长期激励以及领导力发展等议题。

科石将普遍意义上的关键人才定义为:关键岗位上的关键员工其中,关键岗位关注由岗位价值和内部岗位级别带来的明显的、体现相对重要价值的岗位。关键岗位同时会体现在岗位职责或技能培养周期长、替代性弱、外部市场稀缺性强、未来有潜在战略价值的岗位;关键员工则更强调人才本身的特征,基于人才盘点成果,我们可以找出高绩效、高潜力、与团队价值观匹配度高的员工。或根据企业实际,结合任职要求界定关键员工,如技能级别、司龄、学历等。

找出了关键人才,人才管理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差异化和人才细分,才能聚焦组织和人才管理的价值创造,推动人才发展和驱动业务。



文章为科石咨询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请联系:hr@keystonecn.com